【保密教育】警惕!你的汽车可能正在“偷窥”你
然而,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信息泄露风险急剧上升。
数据泄露警钟敲响
2023年,某品牌汽车被曝超过215万用户车辆数据泄露,尽管该汽车公司回应称,这次泄露事件由人为操作失误导致。但有报道指出,这次事件几乎涵盖自2012年以来注册该品牌主要云服务平台的全部客户群。
此外,汽车遭勒索攻击导致数百万条数据发生泄露、车内视频和数据被公之于众或在社交媒体散播等各类智能汽车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多重风险不容忽视
个人隐私泄露。智能汽车装载的大量传感器、摄像头会对车上用户乃至车外行人的信息进行持续采集,一旦生物特征、行为习惯、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被非法获取,将对个人隐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国家安全隐患。智能汽车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可能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的一部分。智能汽车中各类传感器不断采集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如涉及军事禁区、国防军工单位、港口等重要位置数据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将直接威胁国家安全。
安全“考题”亟待破解
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建立覆盖智能汽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车辆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规范。强化对重要数据的控制和管辖,确保用户信息、车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安全可控。加强行业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保护用户权益和国家安全。
提升用户安全意识与教育。通过媒体宣传、车企培训等方式,提高用户对智能汽车数据安全的认识,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鼓励用户定期更新车辆软件,采用强密码策略,减少安全风险